重慶報關協會文件
重報發[2016]02號
重慶報關協會
第三屆第一次副會長會議紀要
重慶報關協會于2016年9月27日下午三點召開了第三屆第一次副會長會議。會議在民生大廈801會議室中進行,與會人員包括重慶報關協會會長曹楊,秘書長管國新及全體工作人員;民生輪船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譚紅斌;報關協會副會長單位代表共13人。參會的副會長單位都是報關行業中的骨干企業,本次副會長會議的成功召開,不但為協會工作提供了新思路、新方向,也為報關行業帶來了欣欣向榮的活力與未來!
會議開始,首先由主持人重慶報關協會秘書長管國新致歡迎辭;隨后民生輪船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譚紅斌發言,譚總經理介紹了民生公司情況,對協會和前來參會的各家單位表示歡迎,并站在企業的角度,闡述了報關行業的現狀及前景,同時呼吁各位,應該齊心協力面對當前挑戰,共建報關行業輝煌!
然后,重慶報關協會曹楊會長介紹了本次會議的背景,并提出召開副會長單位會議的重要性。曹會長指出,協會當前工作面臨諸多困境。值此困難之境,各位副會長單位更應該將自己作為協會的一員,出謀劃策,使協會的服務、溝通、策劃、引領功能更加突出和完善。副會長單位是是協議最重要的骨干單位和組成部分,曹會長表示,協會就是會員單位的娘家,更要重視自己的力量,共同創建報關行業的未來。
會議中,協會與副會長單位一同探討了現在報關行業中最重要的一系列問題:
首先是報關行業的定位,從整個報關行業的工作內容、工作態度、社會認同等方面看,報關行業僅被定義為服務行業。然而,橫向觀察后,發現在先進地區或國外的同行業中并非如此,報關行業應當提高自身定位,并參與到重慶的經濟發展中??v觀整個行業,大家都在被動工作,而沒有主動推動和帶動經濟增長,這導致報關行業在社會鏈條中沒有話語權。
其次,作為報關行業的領頭人,重慶報關協會雖然遇到了很多困難,但是也迎來了機會。報關行業實行行業自管,擁有了更多自主權,從而擁有了更多前進的機遇。重慶報關協會應該借助自貿區的成立,從對外經濟貿易鏈條的末端走出來,積極履行職責,起到引領報關行業的作用,參與到制定行業規則的工作中。
最后,大家就具體如何實施工作達成決議:
一、協會組織培訓工作,要“請進來”,也要“走出去”,分層次的培訓,從而豐富學習培訓形式,吸取先進的理念,提高整體業務水平,提升自我管理能力。
從以往工作經驗來看,單純以會議、匯報等方式來與政府、進出口監管部門、機場、鐵路、港口、郵政等單位進行溝通太過單一,難以解決問題,應該拓寬思路,例如組織文體活動,進行網上交流,引導成立業余愛好團體、業務培訓、共同考察學習、建立對等交流體制等,通過多樣化的交流方式來推動工作。
在培訓學習方面,除傳統的業務授課方式外,協會需要組織報關精英團到市外及國外學習先進經驗,提高報關水平。方式上可以靈活多樣,如大學職高的植入式課程授課,培訓學校中長期學習,開辦短期學習班,網絡課程,一對一的互動式服務學習,以及專項案例破析式學習方式等,不僅組織靈活、師資穩定,同時方便進出,收費合理。
同時,協會應該改變評估優秀報關員的方式,由簡單的投票制改為綜合評分制。包括從支持協會工作力度、外界口碑、工作成果、單位推薦、活動參與、政策水平、遵守行業規則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優,并多層次、多方面進行評優工作,提升報關員熱情,激發行業熱度。
二、協會組織搭建一個互相交流、學習、合作的平臺,該平臺由協會靠前監督指導行業工作,協調行業內務;也可作為行業示范;并能進行數據采集,收集信息,集思廣益;更能幫助會員單位解決困難,突出行業作用,開啟對話窗口。平臺成熟后,可整合資源,比如為整個行業制定合理的收費方案,從而創建一個公平、公正、公開的行業環境,使整個行業在合理競爭中欣欣向榮,突出行業的作用,贏得與相關進出口單位對等的話語權,達到與重慶經濟發展共贏的效果。
三、為平臺建立一支合格的專業團隊,集中優秀人才,研究制定行業規范,探索新的報關模式,運用行業平臺,展開調研工作,解決行業重大疑難問題。專業人員應有外貿、外語、物流、倉儲、網絡、計算機、法律、汽摩、機械、電子、化工、藥品、農副產品等各大類專才組成,以更好的挖掘和解決問題。
四、綜合借鑒其他行業經驗,逐步改進報關行業現行簡單收費辦法。當前報關行業,沒有統一的行業收費標準,沒有相關的協調機制,如果任其發展,將導致行業長期處于低谷,難以發展。對此,協會認為應該采用引領、示范的方式,集中行業優勢,采取得當措施,抱團發展,走出一條新路。
在對以上問題的討論過程中,各副會長單位代表積極發言,熱烈響應,并達成如上共識。
重慶報關協會第三屆第一次副會長會議的成功召開和圓滿結束,離不開與會單位的全力支持;協會不但要顧及自身發展,更肩負著各位副會長、理事、會員單位的希望和整個報關行業的殷殷期盼!重慶報關協會一定會在大家的支持下,發揮協會作用,解決具體困難,為報關行業帶來欣欣向榮的未來!
|